Google Reader裡訂閱了些網誌,每天我都會去看一些喜歡的文章,今天看到陳藍先生寫了一篇對於UNIQLO、ZARA相繼進入台灣市場的看法,當下只是想要回個類似「讚」的留言,不過我的心裡看到這篇文章時澎湃的程度根本是比奇萊山還要高的啊!!!

光是在2011年,我已去了三個不同的城市,而這三個城市又不約而同地俱有便於購物這個特點,所以行程中除了求婚、吃飯、逛景點之外,佔據大半旅遊時間的就是逛街了,其中最常逛的店,也不外乎ZARA、UNIQLO、H&M、GAP,另外新加坡還有BANANA REPUBLIC可以逛。

在之前台灣還沒引進UNIQLO、ZARA時,每每都是要去日本、新加坡、香港才買得到,甚至台灣的單幫客還有一陣子靠這些國外帶回來的東西發財呢,是以為何這些品牌如何能夠在台灣獲得這麼高的支持度?質料沒有比較好,產地往往都是孟加拉、中國、印尼、越南等等印象中的血汗工廠,設計沒有比較好,像是UNIQLO熱賣的UT,只不過上面印著孫悟空在發龜派氣功而已,真不知道為啥大家愛成那樣?價格也不能說便宜,現在有些人常常以「我都穿家樂福買的」這點來反制這些所謂品牌服飾,我想的確,家樂福的衣服有些都挺便宜的,何必花大錢去買那些未必物美價廉的衣服咧?

正因如此,這些品牌、甚至品牌集團會在全球迅速火熱的原因,有些人選擇避開眼光,一言以蔽之:「喜歡那些品牌的人只是為了跟別人不一樣,為了讓自己看來很潮而已啦!」,那言下之意不就是說,這些品牌也存在著與使用蘋果產品能夠提供給消費者一樣感受的因子?何況,「想要與別人不同」有何不對?更何況,買這些產品、服飾的人未必就只有這麼些愚蠢的想法,一桿子打翻一船人向來就是不公道的。

在今年的旅行購物經驗當中,買到後來,其實發現自己根本不是在比較這些品牌之間到底有什麼差異、我喜歡它們各自的什麼特色了,頂多就是類似的款式,比較起來合不合身、好不好搭配這樣。到最後我不得不懷疑,自己是否只是為了結帳之後能夠提著他們那些印有大大Logo、看起來很酷的紙袋走在街上而買的了。

這些店家在大都會裡高強度的競爭下,我發現皆已經將「消費者受招牌吸引後,踏進店裡開始選購衣服,第一眼會看見啥,接下來會想要買什麼,試穿是怎樣的感受體驗,滿意之後到櫃檯結帳,結帳時的感受」等這些程序通通打包成一種「購物體驗」了,而這種體驗則會經由你手中的紙袋連結到其品牌印象,亦即那個簡單,卻又令人印象強烈的Logo上面,甚至現在只要看到紅色方塊配上白色字體,我們便會自然而然地想到UNIQLO,而不是BANDAI,一想到UNIQLO,便會記起上次在那寬敞的店面裡輕鬆的逛著、店員親切的服務態度、乾淨的試穿環境、有秩序的結帳方式的購物經驗,各種不同品牌間會穿插些許差異性,以塑造些品牌個性,不過具體來說還是都向著這個方向走,就我一個消費者的觀察而言吧。

而這些購物環境以及體驗並不是難以複製的,像是嘉義市的文化路上竟然就有一家服飾店,整個陳設、裝潢,甚至店名、Logo的識別象徵都是模倣H&M的,但是硬體有了,軟體,也就是人員,則無法提供相同的服務品質,頂多還是刑酷崗水準而已。另外,有讀過近期內商周為了打書而特地製作的ZARA專題的話,相信也知道ZARA是用了什麼不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在市場上攻城掠地的,一般的成衣商尚且玩不起這種「翻貨像翻書一樣快」的商業模式了,更遑論小商店?翻貨的速度夠快,即使我只是住在商場旁邊,天天都可以去稍微逛一下的人,也能夠發現這家店裡的貨更新速度實在有夠快的,要是我不是住旁邊的人,偶爾去到附近,也一定會想要進去看看有什麼新貨上架的。

既然走的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的時尚」,順應趨勢變化在短時間內不停推出新款,並且針對不同分店的需求推出適應當地消費者的款式,我只能說,並不是買這些品牌的人太蠢,而是剛好符合這些成衣集團的目標族群而已,莫需要嗤之以鼻,那些家樂福愛用者不也只是家樂福的目標族群而已嗎?

身為一個還沒掉出目標族群之外的消費者,我對於這些品牌也並不是囫圇吞棗的只要看到這些扛棒就濕了,一踏進店裡就高潮了這樣,其實喜好還是有分的,例如ZARA吧,有時候我真覺得那些五顏六色的褲子是不是因為這禮拜是「同性戀週」而推出的?但卻又讓我在尖沙咀找到一件特價就算了,款式顏色還非常優雅的西裝外套,或者讓我們家龜毛人可以一從櫥窗裡看到就能愛不釋手的裙子?是一個讓人不太好捉摸的品牌,有時候愛尬,有時候會被嚇跑,服務也比較隨性,基本上服務人員不是那麼好找,因為他們一直都很忙。

UNIQLO有著一股很Casual的氣息,而這個Casual並不貴,一件上面印著魯夫的T恤也只要500塊多一點點,全身好好打點一下可能不到3000元就能夠有不錯的Look了,最主要的是,我覺得它們的衣服讓人穿起來看來很乾淨,沒有多餘的「翅膀」、「尾巴」、「犄角」在身上,與人相處起來也舒服多了,不會把自己弄得好像被丟到茶水間裡的紙團一樣。服務上也應該是最好的,你只要一稍微有個四處張望的動作,背後馬上會跑來一個服務人員殷殷切切地問你是否需要什麼服務。

H&M則是非常俱有他們自個兒的風格,我發現,它們的衣服並不吝嗇於讓消費者顯露自己的線條,即使這裡稍微緊一點、上面有點點露,卻也沒有什麼會引人遐思的危險,反倒是有一種沐浴在陽光下的人所該有的灑脫跟自在,大概是北歐人少的關係吧....服務方面,比較類似各個專區都有個人員專門伺候的樣子,同樣也是有問必答,並且附送個笑臉淫人。

GAP我想短期內應該也快在台北現身了吧,有了UNIQLO與ZARA的成功經驗,能夠來台灣設點我想對於一些常跑國外買衣服的人也是個福祉,而且他們的產品定位其實挺年輕的,我的意思是說,即使你有了年紀也可以來買它們衣服也不會奇怪的那種年輕,而不會像是老妖怪一樣,重點還是要穿搭得宜啦....服務唷....就結帳時覺得還挺不錯的那樣,其他時候,我倒覺得他們把自己隱藏得很好,只在你需要時現身的感覺。

大眾成衣市場絕對是一塊超級大餅,無怪乎會被視為各個服飾集團攻城掠地的目標,不只在產品種類上的競爭激烈,服務水準也是不斷地向上提升當中,他們在世界上各個大都會相繼進駐,求的就是不斷攀升的毛利與市場佔有率,身處目標消費族群當中的我們,除非你有很大的排斥感,或者更為偉大的理由,例如你非常反對這些公司在貧窮地區設廠、或者那棉花可能涉及基因改造,或者太多聚脂纖維可能會導致環境污染等等的,那不然何必硬要起之對抗咧?頂多不要去買就好了啊,今天我在這裡大可以說句:「啊~現代的消費者都被這些大集團綁架了!」這麼陳腔濫調、反商反連鎖的說法,可是我選擇支持能有這樣的大型連鎖店進入台灣市場,因為這是個值得學習的樣板,讓相關產業看得到、摸得到、學得到,而不是老是無師自通般的曇花一現,最終還是不得不服贗於僵化體制,只能到國外謀求發展的辛酸,品牌,應該就是該這樣做的吧?

廢話說得有點多,抱歉,讓看倌傷眼了,也幸好看的人不多,要不然我可能要幫忙付眼科掛號費了~時尚鳳梨人,我們下次見~

- 稍微進行一個逛萬惡成衣連鎖集團的動作 完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鳳梨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