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是因為我現在天天都只看三立新聞的緣故嗎?還是那個報新聞報到火燒厝的新聞台其實才有真相可以看?不對,每次轉錯台都看到他們只有在報中國的假象而已;另外一台中國人的手機廠擁有的新聞台那就更別提了,老是叫記者去高雄捷運上面假裝跌倒;或者Youtube新聞台(又名「東森」)也有在播,也沒啊~也只是看到一堆可愛的貓咪在玩棉球而已呀!總之,每天早上打開電視看到新聞,我總覺得台灣是不是要垮了?
如果這只是主觀的一個認定,那您倒還是可以說我被電視台洗腦了,但是眼下就這麼硬生生地出現了一段天怒人怨的廣告啊:
是因為弱智的鄉土劇看太多了嗎?!還是中了「小丸子驚點語錄」的毒太深?花了幾百萬把一堆廢話排成一段廣告,然後聽說這還是政府為了要講述自己的重大政策而拍的呢!結果咧?搞到了一個被Youtube下架封鎖帳號的下場,這下子你們爽了吧?
這會兒,還有人照著同樣的方式,拍了這麼一段廣告:
這一段影片的名稱叫做《用1500元拍行政院100萬的廣告》,我覺得這個團隊還真的是謙虛了,他們甚至只花了1488元而已,就把廣告拍得跟政府版本的一樣了,那這政府......拿了這100多萬,該不會是都拿來補助什麼「與會學者車馬費」、「誤餐費」了吧?幹~~~~
話說政府愛拍爛廣告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那個什麼「門打開,我顧厝」的賣老乳溝廣告就別提了,每每難得看一次電影,以往小時候的起立唱國歌時代儼然又回來了,一開始光是那個法西斯基金會的屠殺吸煙者廣告就看得蓋賭爛了,後面還都會接個柯有綸 跟梅芳拍的課委會廣告那才奇咧!我幾百年難得看個一次電影結果每次看都還是會看到這個客委會廣告,然後劇情還都可以跟上一次的連貫,這客委會到底是掌握了多少經費啊!?並不是對於客家人有意見,但就是覺得它們不知道從哪個時期開始突然地受到了重視,時常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平面、電子媒體廣告,就連中午聽個廣播,還都會有五分鐘被迫要聽客家人唱歌,但詭異的是無論今天換哪個客家歌手來唱,始終聽來都像是《農家情懷》那一類的調調...偏偏另外一台又是一條狗在吠,實在是令人苦惱啊!再一次說明,我對客家人沒有什麼意見噢!
政府掌握了資源,但卻總是用在錯誤的地方,無論是有意還是無心,都已經對於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人造成了傷害,再怎麼出來講些場面話也只是徒然,總統甚至還覺得他只要繼續在台上裝個可愛,說幾句好聽話大家就會繼續的乖乖被他們操到死去活來?難道真有人覺得現在這個政府真的是歷任以來最好的了?有~我還真看過幾個所謂藍營鐵票的傢伙是怎麼挺馬政府的,就跟小時候大家都愛無敵鐵金剛,偏偏就有個傢伙老是愛在那邊說他比較喜歡阿修羅男爵之類的,到底是在瞎挺什麼啊?動不動找幾個慘兮兮的年輕人來開刀,說現在的年輕人有夠爛有夠草莓之類的,接著再在演講台上面看著遠方說著一堆什麼夢想、堅持之類的屁話,『掯!命都快沒了誰還在跟你死撐?』<=這段話,還常常有一招可以輕鬆解決,就是再去找個年輕人正在講手機的,然後拍到他手上拿的是最新的iPhone 5還是S3的,『看吧,說你們爛就是爛,有錢買新手機,沒錢吃飯,擺明欺瞞我們大人嘛』這樣,就都給你們說就好了嘛掯!
當前的不景氣,大環境雖然有影響,但是政府的操作不當必然還是有更大的可議之處,例如所謂的高科技產業,曾經讓很多人年紀輕輕就變成億萬富翁,被視為是加速世代更替的一個踏板,結果咧?到頭來,也許就只是一場南柯一夢(咦?南柯?看來也是夢!),君不見張總裁忠謀依然還是在他的辦公桌上努力不懈著,茂德、力晶(還有利菁)的慘狀也是有目共睹了,做面板的也曾經風光過,但如今?
政府明明就把所有的好處利多都給了它們,但我們卻無法對於這些產業寄予絕對的厚望,相信它們能帶領整個台灣經濟飛上天去,甚至還要擔心手頭上有它們的股票哪天變成廢紙咧!另外,台面上的大人物,為何還都是些老屁股咧?人家臉豬那個少年仔才幾歲啊?創立Google的兩個人也都是六年級生啊!Amazon.com的貝佐夫今年也都還沒有50歲,賈伯斯30歲的時候被請回他在自己「21歲」時所成立的公司,這家公司到如今已經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一家公司了。如果要說他們其實都是富二代就算了,偏偏有人就不算是,我們的富二代在做啥?飆車載妹撞分隔島?還是夜店扛屍回家自製搞笑A片?為啥會這樣?因為天塌下來,上面還有成千上萬的老屁股頂著嘛~
也許是創業時的環境艱辛,接著獲得劇然成功的成就感,讓創業者對於自身的能力識見都充滿了一定的信心,但這也造成了多少他們對於他人的無法信任感,事必躬親的結果就是意志難以繼承,能夠真正將一手打造的事業托付於專業經理人的創業者是少之又少,即便堪稱台灣人民的圈養者的幾大集團,我看也是相去不遠,例如噓噓東(裝eTag?你先打死我吧!)的遠東集團、王文淵的台塑集團、辜濂松的中信金控、辜成允的台灣水泥、統一的羅智先等等的,生活中只要有一百塊從你的口袋當中掏了出去,5%奉獻給政府拍爛廣告養公務員蓋蚊子館之外,其中絕大部份都會被這幾個集團拿走,想想這幾個企業的確重要,然後這個政府無論藍綠也都很喜歡跟這幾個集團打交道,延續著民國初年那些亂七八糟的陋習,大家圍坐著圓桌喬事情,想坐上台面的,就像黑幫一樣,論輩份論資歷才有資格說幾句話,否則「嘴上無毛,辦事不牢」這幾句話,就會像JoJo冒險野郎的音效字那樣在你背後如影隨行唷!夠老,人家才願意跟你談,唉~這政府還在玩民初黑幫那一套嘛!
然後,從今年起,有個政府部門相當搶眼,叫做文化部,請了個寫小說的人來當部長,不過顯然不是這個人把她的份內工作當做屁事看待,就是這政府根本把文化這檔子事看成根本就是一團屁了。
所謂的文化在它們眼中看來,就跟泡泡麵沒有兩樣,「噢~我們之前有什麼就拿來用用。」、「喔,別人有什麼拿來學學不就是創意了?」,就這樣的,有個聽來很嚴肅、搞起來很無力的產業於焉誕生了 - 「文化創意產業」,每年叫幾個學生,拿幾件看起來一整個弱的素材黏一黏,或者畫個看起來很炫的圖案,然後這就是設計展了。
廉價啊!「文化」豈是可以這樣拆開來單獨運行自成一格的東西?台灣街頭巷尾的瓦斯行騎個野狼在個好幾桶瓦斯出去送的情景,是文化;摩托車滿街跑巷裡鑽的社會景象?也是文化;沿海居民的各種信仰習俗,那更不折不扣是百年演化而來的文化呀!怎麼到如今只剩下個三太子在充場面咧?要被稱之為「文化」,我認為還必須經過「生活」的洗禮才是,真正有很多人奉行、遵守、或者約定成俗的事物,隨著時代演進而仍存在於我們的社會當中的,那就有被加以分類、歸納、保存、發展、再創造的價值嘛!為何老是覺得文化就是該憑空出現,再加個光圈兒就變鳳凰咧?
無論是歌曲、文學、繪畫、詩詞、戲劇、建築、飲食都可以作為文化的載體,在其中我們保護、延續、鑽研這些載體當中所該有的脈絡,使在其中的從事者能夠更為精確地演繹出該有的精髓,文化就在這些自然的行為當中被傳承了,有了精彩的故事,外來客便會有人慕名而來,欣賞、談論、評比這些載體,就算只是一碗陽春麵,我想也能夠經由追根究底說出一段動人的故事吧?如果這碗陽春麵剛好打動了哪個從什麼國家來的外國旅客,他回國去寫網誌幫你宣傳也好過你花個幾千萬去拍一堆不知所云的廣告還好咧!日月潭總有一天會被白痴政府搞爛,阿里山也不是真的那麼吸引外國人、墾丁老實說還不就是玩水的地方,真正可以打動人心的,還是要靠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故事,才會讓人產生共鳴呀!
說到這,也晚了,我們好像對於這個政府有諸多不滿,但再不爽有個屁用?日子還不都要過,因為既有利益考量默不作聲下次繼續支持國民黨的人也不在少數,我們能拿他們怎麼樣咧?天外飛來的隕石嗎?
『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