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觀眾!這是此次我們最重要的行程,與封面的這張圖片傷當的有關係,我們要前往在最新一集007電影《空降危機》當中出現的一個場景 - 軍艦島,沒錯,它就位在長崎,曾經因為煤礦的開採而盛極一時,島上住民一度達到5000多人之譜,而在煤礦作為能源的盛世結束之後,於1974年,軍艦島煤礦關閉,住民也全數遷出,留下在島上因為人口繁盛而建造的大型集合建築、醫院、學校、店鋪、寺院、電影院、理髪店等遺跡,2001年原本擁有這座島的三菱集團無條件的將軍艦島歸還給長崎市政府,而日本政府也將全力催生這座島登錄為世界遺產。

以下,便是小人這次造訪所拍的一些照片,這座島那種孤絕的美真的會令人看到忘我,甚而相機快門也無法自拔的一直按下去,所以照片過多還有小人我語無倫次的話,還請多多見諒。

在長崎市裡,總計有五家公司在經營軍艦島觀光導覽的服務,而幾經比較後,我選擇搭乘「軍艦島コンシェルジュ」的船前往軍艦島,這家船公司的發船地點位在常盤棧橋,由我們所住的飯店必須在築町電車站搭乘往「石橋」方向的電車,於「大埔海岸通り」下車,兩站的距離便可抵達。

電車在市街內悠閒地行駛,一下子,突然海岸就出現了在路旁,長崎市內街道的魅力有如舊金山,同樣都是港灣旁的坡道城市。 

一下車,便可輕易地找到這棟名為「常盤ターミナル」的建築,這便是我們今日的搭船地點啦~而未必所有的軍艦島觀光船都是要由這裡搭船的喔,有幾家則是在較為北邊的長崎港搭乘。 

剛一走靠近,門口招呼客人的阿被便直接問我們兩個:「台灣?」,哇咧~看來今天我們真的是紅了,整團只有我們兩個台灣客,有點備受呵護的感覺。

先前寫信預約時,隔天便收到了該公司的回覆,有位小姐還特地來向我們打招呼,說她就是回覆我電子郵件的久遠小姐,受寵若驚呀~然後帶著笑臉地,要我們開始進行一個畫押的動作了...其實也沒那麼嚴重啦,這份「誓約書」,是用來規範所有登島的參觀者都能夠保證守秩序,若因為違反了規定而致使意外地發生或者損害,都必須按照誓約書上的規範進行,一般來說除非就是那種一堆猴死囝仔一整團的在上面嬉笑玩樂,否則像我們這種受到禮俗規範的成年人要造成的破壞不會太大啦,至於有某個國家,又愛吐痰...又愛亂抽煙的...那就不一定囉~ 

付完了錢,現金8400大洋!Credit Card?No~換到了兩張帥氣的軍艦島名信片... 

還有這份簡體中文的軍艦島導覽手冊,幾乎等下在島上會介紹的建築及小故事,也多半在這本小手冊當中有收錄了。 

領完票後,一刻不得閒地被指引向碼頭的方向,可以看到此行的團員們也陸續開始登船了,船的大小有點像東港要搭去小琉球的客輪。 

稍微旁邊走走拍拍投個飲料,我們也馬上跟上大家的腳步,以免到最後落得要在上層甲板吹海風的下場。 

在行前Survey時,這家公司的Mark做得很有感覺,我想最後會選擇它的原因也多半有這個成分在吧。 

登島者每人還會發給一張識別證,會要求我們務必要掛在脖子上。 

船艙前還有電視播放著一些有關於軍艦島的人事物,大抵就是講述他們的歷史,一些曾經在島上生活過的人們日後對於島上生活回憶的訪談。 

並且還有一些島內目前情況的照片展示,頹敗的情形相當嚴重,我想《空降危機》的劇組應該根本不可能真的跑來這裡面進行拍攝吧,現代科技進步,派人員到此取景,再回到好萊塢攝影棚裡搭建以這些建物為藍本的場景,這不是更適合拍攝嗎?嗯~我想,必定是這樣!


當然,就算這只是一段為時30分鐘的航程,但是安全防範還是不得馬虎的,船上人員隨之為我們正確示範穿著救生衣的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項,船上老人不少,不只是為了自己要活命,在能力可及的範圍內,其他人的安危我們也是可以使上一些些力的。 

貼心的船公司,由望聞問切發現了我們兩個的日文聽力接近於對牛彈琴,所以還特地塞了一本厚厚的英文簡介給我們,要不然在船上以及登島之後的解說通通只有日語的,怕聽不懂的我們會覺得無聊亂跑吧,給了我們這本簡介瞭解瞭解。 

船要開航囉~站在碼頭邊歡送我們的,便是先前提到回覆電子郵件的久遠小姐了。 

緊接著在船上,一位年齡頗為資深的阿叔便開始拿起麥克風為我們解說了,在常盤棧橋的對岸,便是擁有140多年歷史的三菱造船廠了,映入眼簾的起重機來頭不小,它是在1909年由三菱造船廠向蘇格蘭的工程公司「Motherwell Bridge」所購買的,如今已是長崎港的象徵之一了。(那是怎麼翻啊?「娘卡好橋」嗎?!) 

停泊在港邊的船隻排成一列,其中那台綠底上白的船看來非常新,船身旁邊還有「Wallenuis Wilhelmsen」字樣,似乎是一家船公司的名字?恕我是個誤入歧途的航管系畢業生... 

接著看到海邊鏽蝕斑斑的,則是用來建造船隻的船塢,當初是由三菱創辦人岩崎彌太郎的繼任者其胞弟岩崎彌之助在1884年向明治政府所買下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三菱造船廠一直生產的都是戰艦,一直到二次大戰結束後,方才開始建造商船及貨輪。

在船艙內賣力解說的豬麒麟阿叔也有說到,二戰名艦武藏號當初也是在此建造的,看著船塢裡還只有船身底部的建造中船隻,遙想當年建造武藏號時長崎市民對於戰艦的暱稱「妖怪」,還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巨大無比,又被漆成了三菱代表色的起重機,成群地佇立在海岸邊,像不像是在寺廟入口處當作結界的鳥居? 

船繼續往港口外前進,可以看到我們經過了一座斜張橋下方...啊~看來我們已經穿越時空回到了高屏溪啦?等一下應該就會看到佛光山了吧?不對,我們的斜張橋不是長這樣的,這座橋有個帥氣極了的名稱,叫做「女神大橋」,2005年才正式完工啓用,橋墩間跨距480公尺,橋高65公尺,2010年三月,船身高度62公尺、曾經被視為全世界最高、最大、最寬的船「瑪麗皇后二號」還通過了女神大橋底下,嚇死人了,我們的高屏溪斜張橋可能一輩子都達不到這種成就啊! 

只是注意到岸邊有幾個釣客而已,沒想到還看到了一旁豎立著好幾座鳥居,查了一下,在女神大橋底下有個神社,叫做「神崎稻荷大明神」。

岸邊一桶一桶的,當然就是要給初號機來長崎出任務時,可以補充能源的E罐啦哈哈哈~不過很可惜的孩子,世界永遠不會是我們想像的那麼浪漫,這些罐子不要說洛克人,可能跟海賊王還比較有關係,是全漁連的長崎油槽所

咦?山腳下有一棟非常顯眼的白色建築,應該是教堂,而在岩礁上站立著的,該不會是媽祖吧?當然不是,這裡是位在神ノ島町的「カトリック神ノ島教会 」,而在岩岬上站裡俯視著海面的,則是聖母像,教會本身的建築是在明治30年所完工的。

船繼續向前行,遠遠地又看到了一座教堂,長崎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遠較許多城市久遠,天主教在此地的信眾想必一定也不少,而眼前這座有著高聳立面的教堂呢,則名為「聖ミカエル教会」(聖米加勒教堂),建立於昭和6年,也就是1931年,位在一座稱為「伊王島」的離島上,在1972年以前伊王島同樣也是一座煤礦,但是在煤礦關閉之後居民們也隨之遷出,但是島上知名的溫泉以及悠閒氣氛仍然吸引著許多遊客,在2010年4月,伊王島大橋開通後,伊王島的對外交通自此開始繁忙,迎接更多接踵而來的遊客。

船還特地通過了伊王島大橋底下,這座橋由伊王島開始爬升,等到足夠的距離後轉上海面,活像一頭飛越的龍,超帥的,以後有機會再來長崎也許可以考慮租車,來個伊王島一日遊一定很不錯,人家也曾經是煤礦,但至少應該不會有假日一堆遊覽車卡在路上的窘況發生吧! 

船上的服務人員,有一位小哥特別吸精,不過對他來說應該是我們比較吸引他的注意,這位小哥是個年輕的外國臉小生,但是當他一開口時,你卻會聽到一口流利的日語腔調,而且語氣及姿態就完完全全是個有禮貌的日本年輕人嘛!他特地到座位旁找我們兩個台灣客,用英語照會了我們一番,全程也都會時時注意著我們,深怕我們會因為聽不懂而不夠盡興,我只能說雖然我們夫婦倆平時嘴壞心地也不好,但總是很容易遇到好人相助,真是太受眷顧啦~ 

約莫平靜的航行了30分鐘左右,眼前漸漸浮現的,便是《空降危機》當中,龐德被載往此處時,那個小島輪廓越來越靠近的場景嘛! 

當下渾身起了雞皮疙瘩,對於廢墟、破敗的事物或者爛貨一直無法抗拒的我,今日終於有幸來到這個舉世聞名的無人島啦~而且等一下,我還竟然能用我的雙腳,踏上這座無人島了呢!真是太興奮啦~~~(然後旁邊那位太太因為無聊好像快要睡著了...) 

哇~~哇~~哇~~這個角度可以清楚地看見右手邊的建築只剩下主體呢! 

隨著時間的推進,連年風吹日曬雨淋浪打的侵蝕,不知在這島上的建築,在下次來時是否還都能屹立不搖? 

因為船漸漸靠近了,船艙前方的電視還特地弄了張比較圖,將軍艦島上仍有活動時的照片,與現實中的軍艦比較,哈,還真的是有那麼幾分相像! 

下船之後,我們被引領往指定的方向前進,島上原有的建築物都陸續在崩壞中,想必這些讓遊客們行走的路線都是新近才築好的吧。 

路旁傾頹著已然倒塌的大片量體,鋼筋、石磚皆露於其外,怎能不感嘆一下大自然的可怕,任你是多麼堅固的建築,在風雨巨浪侵蝕之下,豈有永久安故之道理? 

這些成排有如美式足球球門的柱體,當然也是讓初號機偶爾想要跟其他的使徒還有福音戰士們玩玩美式足球時用的囉!很可惜的當然也不是,這些廊柱其實是用來輸送開採出來的煤礦用的輸送帶支架,有些原先住在島上的居民一直到多年以後重回島上懷舊時才知道原來這些柱子是用來做啥的咧... 

在此處,由剛剛船艙內的豬麒麟阿叔開始為我們解說在此地點所可以看到的一些建物遺跡。 

剛剛的外國臉小哥便開始充當舉牌手了起來,豬麒麟阿叔講到哪邊,小哥手上的圖卡便會跟著換。

聽不懂阿叔的日語,四處尋找著一些有關於這廢墟值得拍下的畫面,其實軍艦島的本名叫做「端島」,軍艦島應該算是它的藝名,而且原先的大小尺寸也不如現今我們所看到的規模,是經由不斷的填海造陸而得來的土地,不過跟天借來的就是有哪天一定要還的,「人定勝天」這句話有時也不是那麼好說得出口。
啊啊啊...這是不小心按到快門的!不小心的!不小心的!我其實是要拍後面的風景啊!

對了,忘了跟大家說,自小我便接受了極為嚴格的武術訓練,而最先學會的,便是舞空術了,於是稍微離開了人群一下,到外太空為各位拍下了這精彩的軍艦島空照圖,不用太感謝我沒關係。

說到舞空術,輸送帶支柱上有隻老鷹應該才是行家吧,牠從我們到來時便一直駐足在其上,應該是想說又有一批奇怪的生物來打擾牠的生活了吧。 

島上這些老鷹(還是鷲鳥?)為數眾多,成群地在上空不斷盤旋,好似在尋找獵物般的四處探尋,但是看來就有如在守護這個已然人去樓空的島一般。

在山上的大型人工建築,是島上賴以為生的大水池,皆由長崎開來的補給船填加,遇到因為天候不佳補給船停駛的時候,那便是島上面臨缺水危機的時刻,三菱公司還為此特地發放物資券限制住民用水,不過一直到1955年海底輸送管線完成後,這座大水池才正式除役。 

在山頂的另一頭,則是「Building No.3」,是供原本三菱採礦公司的精英們所住的宿舍,每個房間都設有在島上小小奢華的淋浴間,而其他的工人及其家眷們,則都只能去公共大浴池洗澡。 

緊接著,解說的豬麒麟阿叔又帶領著大家前往下一個地點,要就那邊的建物跟大家解說解說了。 

首先,我們會看到的是一堆高高低低的破敗建築,還有最顯眼的,是一堵只剩下斷垣殘壁的磚牆。 

這片磚牆,原本是屬於倉庫的一部分,而此倉庫則還附屬有三座浴池供採礦工人洗澡,聽說這三座浴池在被使用的常年以來一直都是黑色的,沒辦法,這就像你把碳粉匣丟進水裡去一樣嘛!而在倉庫後面已經被挖空了的建築物,則是三菱採礦在此的大辦公室。 

有趣的是,位在大水池旁的這座燈塔,一直是在這座島被遺棄之後才開始需要被點上亮光提醒過往船隻注意,畢竟當島上住滿了比東京還高密度的5000多人、採礦工作更是24小時運作的情況下,這座島應該從多遠都可以看到其所發出的光亮吧! 

這一堆碎落滿地的石堆,曾經都還是一棟一棟建築的一部分呢,無奈在這座島被遺棄後,毀壞的情形便更是加劇了。 

大辦公室的一個小角落,實在很難想像那裡曾經有一群人在裡面辦公的樣子。 

從縫隙中終於偷拍到了豬麒麟阿叔! 

品味特別不凡的大叔,與他的伴侶兩人開心的一同共遊軍艦島,奇怪怎麼反而我們夫妻一起來玩還看起來沒有比他們兩個還嗨啊? 

連屋頂都不知道早已在哪一年就已經崩塌不見了,現在的樣子有如之前去義大利玩時造訪的龐貝城遺址,徒留一些脈絡給我們尋找了而已,不準哪天會連這些脈絡也都「啵」一聲就這麼不見了也說不定。

接著,豬麒麟阿叔又帶著我們繼續前進,到第三個解說點去。 

面對著幾棟較為完整又巨大的建築體,阿叔開始娓娓道來每一棟建築原本的用途及面貌。 

而在建築牆上有些被拆的稍嫌工整的大洞,則是在關閉煤礦後將相關機器設備拆往他處的痕跡。 

中央的灰色建築,被稱之為「Building No.30」,是日本第一座以鋼筋水泥建造而成的集合式住宅,原先還只造了四層樓而已,在之後陸續加蓋達到七層樓的高度,1953年的時候,較早建造的下層結構惡化,索性又重新整修成現在看到的模樣。

再較為左邊的白色建築,則為「Building No.31」,舊時的郵局便設立在此棟建築的一樓,而且還有當時唯一的公共電話,尤其是在每天的傍晚,由於電話費在那個時段較為便宜之緣故,來打電話的人根本就是大排長龍呢!算是那時候的「減價時段」吧,真奇怪,沒有電話,他們幹嘛不用Whatsapp還是Line聯絡就好咧?另外,在這棟建築裡還設有理髮廳;更為奇怪的是,在二樓,還設有輸送帶,有一個直通海面的輸送口,專門將粗糙劣等的煤炭直接往海裡面丟的...都不怕有人會跟著被丟進海裡嗎!?

坐在前排的一群老年人個個聚精會神地聽著豬麒麟阿叔精湛的解說,不知道裡面有沒有人是重回軍艦島的? 

一旁的鐵管上也沾滿了海鹽,是不怎麼稀奇,但是剛剛「不小心!不小心拍到的!」那個圓臉妹,她其實就是代剛剛照片裡那群老人來登島參觀的導遊之一,倒是像發現至寶般的一直跟前輩大喊說:「しお!しお!しお!」。 

在畫面左下角的,還可以清楚地看到一點點邊緣的,則是水池遺跡。 

喔喔喔喔~豬麒麟阿叔終於介紹完了!這一點點的自由拍照時間,我終於可以得嘗所望,達成這「在軍艦島假裝007」的心願啦!!!啊哈哈哈哈~不過因為怕帶槍去搭船可能人家會把我丟在碼頭,所以在此還以看起來同樣也是黑黑的手機皮套代替,哇哈哈哈~我好像龐德唷! 

OK~接著做夢做完,也該是往回走的時候啦~ 

尤其是今天的陽光簡直就是Perfect,天空藍得一片雲都看不到,跟行前在台灣找資料時,網路上大家的照片盡是充滿陰森的感覺有點不一樣,這樣的廢墟反而比較讓人不害怕。 

在此找到一張圖,希望能給對於日後來這座島上參觀的看倌們會有幫助:

我們所行走的部分,便是圖片當中紅色的範圍,又因為中央山脈的阻隔,所以能夠欣賞到的見物有限,其他較靠西北的建築群,則有賴觀光船的載運。

所以可以知道,畫面中央的建築物,則是二號坑道口的入口處,由於機具都早已不見,所以只剩下建物本體在這裡獨自等著凋零了。

再回頭看看這美麗的廢墟一眼,不知當初人們在撤退時,回頭看這些曾經一同生活過的建物時是怎樣的情景?而他們又是以怎樣的心情去看待的?想必一定充滿了時代變遷的感受吧,能源就這樣由煤炭變為了石油,等到哪一天,石油終將被取代時,我們又是怎麼回頭去看這個瘋狂的石油能源時代咧? 

被工作人員們催促著登船,如同在逃難一般的,我這位台灣客竟然是全員最後一個踏上船的,貪心多拍了幾張照片呀呵呵... 

接著,便是要由觀光船載著我們,繞行方才未能走到的範圍之外,好好的再讓豬麒麟大叔好好解說,也讓我們能夠好好的再多拍它個幾張照。 

這棟白色的巨型建物則是端島學校,一到四樓是小學,五到七樓則是中學,六樓還設有圖書館、視聽室及音樂教室,為了防止皮膚疾病,此棟建築的窗戶的大小是全島建築當中最大的,目的是為了讓陽光能夠大量進入室內。 

船行在海上,尤其是在靠西北的這一面,浪的力量在此較為明顯,而每當船停頓要讓豬麒麟阿叔好好解說的時候,那也正是船受浪的沖擊上下搖晃的最為激烈的時候,看看這些無時無刻打在岸上的海浪便可見一斑。 

這三棟排成一列的建築則為「Building No.59」、「Building No.60」、「Building No.61」,這三棟建築其實地下室都是相連的,在地下室還設有Super Market以及公共澡堂咧哇靠... 

這一棟外觀可以用5根水管來分辨的則是「Building No.66」,建造於1940年,當時是用來當作職員宿舍的,由空中鳥瞰,這棟建築其實是呈現一個「凹」字型的。 

從建物間的縫隙可以看見某幾棟建物竟然還設有空中走廊咧!而這是「Building16,17,18,19,20」之間相連的走廊,這五棟大樓還有個名稱叫做「日給公寓」,因為住在這裡的職員多為日給制的員工,而大樓在垂直利用上,樓下多為商店,樓上則多為農員及花園,日本人是有沒有這麼愛垂直利用啊? 

「Building No.48」,精彩的來了!精彩的來了!這棟大樓呢,竟然還在地下室設有柏青哥咧!這島的機能也太過於完善了吧?!只差沒有設立查某間了我看(咦?當真沒有?),另外,則還負有抵抗巨浪的機能,那住裡面的職員是...消波塊嗎? 

話說為啥會拍到這畫面咧?因為站在甲板上拍攝,船靜止不動的情況下被浪打得東倒西歪,不只我在這時差點被摔進海裡,在船艙內的夫人還呈現整個大暈船、接受一個外國小帥哥噓寒問暖服務的情況,可惡,原來這就是那個小哥把我請到甲板上來拍照的真正原因呀....

這裡被毀壞的較為嚴重的部分,則是因為這裡原本的建築多為木頭所建造,故隨便幾個年月侵蝕一下,沒有多久便是這番面目全非的景象了。 

船隻稍微開遠一點,好讓我們能夠清楚拍到軍艦島的全貌,遠遠無法看到他的破敗,你會開始懷疑「這裡真的完完全全都沒有再住人了嗎?」 

「Building No.30」、「Building No.31」、「大蓄水池」、「燈塔」。 

「Building No.3」,也就是三菱採礦公司給他們的菁英怪所住的宿舍,有淋浴間的喔! 

在大浪翻滾之下還能談笑風生的船員們,真是不簡單啊~ 

船往回開,再次繞過來時的北邊。

接著漸漸駛遠,看來這次的軍艦島行程便在此夕陽餘暉下準備要結束囉... 

電視開始播放著以此島為場景所拍攝的MV,不知道多年以後,會不會看到什麼五月天到雲林麥寮去某個曾經盛極一時的石化廢墟裡面拍攝MV的消息? 

每人都還會發給一張觀光船形狀的登船紀念卡。 

靠!這太酷了!沒想到軍艦島登島竟然也有集點券!集滿三次,第四次竟然可以免費耶!真是太棒了老婆!(因為暈船極度不舒服的老婆,只是惡狠狠的瞪了我一眼...)

船行再度回到了長崎市,起重機們又以非常壯觀的姿態歡迎著我們了。 

這船載著那麼多顆巨型哈密瓜是要去哪裡?要載去巨人國賣嗎? 

成排的田螺車有如變形金剛裡的某個場景一般。 

哈囉~女神大橋! 

船邊正在整備中的船隻。 

OK~軍艦島之行,終於結束了!除了船隻在海上停留時所帶來的一些不適,否則這真的是一趟推薦的行程啊!尤其家裡有開公司的,就要學學人家三菱,你看看,沒事搞個煤礦竟然可以搞到變成古蹟、變成世界遺產?我們台灣北部的金瓜石倒是可以一拼,但是翻翻人家對於這座島的來龍始脈所做的簡介,乃至於對於整座島上建築物調查的巨細彌遺,還有一些史料的保存,在走訪一些所謂的古蹟、文化園區後我卻都還無法在台灣看見足可相提並論的地方,而這些就是所謂的深度。

- 稍微去了個北九州(七)軍艦島,未完待續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鳳梨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