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我的菲律賓女傭經過市場,耳聞有一家新開的港式餐廳叫做叫做港仔大佬,就是這間!
位在苓雅區苓雅一路與林森二路交叉口的三角窗,位子還算好找,只不過令我納悶的是,為何在中山二路上是禁止左轉苓雅一路的?每次要來這裡吃飯,都會忘了要在青年一路先左轉,而都得開過頭左轉四維三路再ㄉㄜˋ尻回來,不過週邊還算好停車,旁邊的苓雅國中周圍都有些許停車格,搭捷運來的話就顯得有點尷尬了,店家位在中央公園站與三多商圈站都還要走一段路的距離,也許可以試試看租輛 City Bike 騎過來。
走上二樓時,發現樓梯間不知道是欠債還是得罪了誰,被寫了一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字,天啊!我們該不會誤入了一間經營不善的店家吧?!
二樓的用餐空間裡最顯眼的就屬那張好像在某部香港電影裡有看過的雙層床架了,是【富貴逼人】嗎?還是「好耶!好運還沒跑!」之後一家人跑去住的那間屋邨?而標榜港味最濃厚的卡式座位這兒也有,可是只有兩桌而已,想要坐一下以重溫去香港玩吃茶餐廳感覺的話,那麼建議還是得碰碰運氣。

餐點方面,我們可以吃到在茶餐廳時常看到的公仔麵、菠蘿油,也有像是茶樓一樣的盅頭飯與港式點心,飲料方面選擇也不少,最最最基本款的凍檸茶與凍鴛鴦自然是不會缺席,而最令人喜出望外的,則是敝人在訪港時的唯一指定飲品 - 鹹檸七了。
不過俺今天由於是在高雄的緣故,就先不點鹹檸七了,改叫了凍檸樂...蚵蚵,甘擔共就是檸檬加上可樂啦哈哈...
哎呀~開玩笑的啦~我怎麼可能放棄你那鹹酸鹹酸再加上甘甜汽泡的好滋味咧?雖然鹹檸檬的用量依然是沒有當初在尖沙咀澳門茶餐廳裡第一次相會時的那麼豪邁,但也總比上次不知道哪間竟然是用碎的鹹檸檬來搪塞的好太多太多了,一生懸命呀鹹檸七!
結果後來又叫了一杯龍鳳樂...(默)哎呀~誰叫這杯龍鳳樂它可是堪稱兩種願望一次滿足的耶~各位看倌請評評理,一個杯子裡,裝了滿滿的碎冰,有檸檬就算了,竟然還有鹹檸檬?而用來把它們淹沒的飲料,竟然是擁有「生命之水」美名的可口可樂耶!有這麼夢幻的飲品,鹹檸七還是終有招式出盡的一天啊...
好啦~喝完涼ㄟ,那麼我們再來看看有什麼好吃的吧~那天又再次帶臺南密友造訪這家店時,看到店家在點餐櫃檯前又擺了幾樣新菜色的餐牌:
靠腰...竟然連洪金寶都請出來了,也太厲害了吧!另外一個「韭龍煎餅」應該是取「九龍」之意吧, 但是有點可惜的是我們家的密友不吃牛,老婆又怕我吃了韭菜之後晚上會吹高雷,所以囉~最後只點了其中一道「夫妻酸甜金沙骨」,下次有機會我一定要吃了洪金寶!
不過這道夫妻酸甜金沙骨嘛~吃起來的感覺...不就是糖醋排骨嗎?好吃是好吃啦,但是以這家店長期以來一直著墨的賣點來說,感覺還可以做得更有哏一點就是了。
嘿~接著,再來吃點港式小點吧!這兒的蘿蔔糕名喚「化骨綿掌蘿蔔糕」,由於裡頭已有調味,所以是不需要沾醬吃的,最近好像頗流行這種形式的蘿蔔糕,像是那天跑去吃同在林森路上的悅品也是這種不需要另外沾醬的,是還不錯啦~只要千千萬萬別讓調味把蘿蔔本身的甜味與口感搶走就好了,或者反其道而行,口感粉粉的,要沾一點算逃導遊入口的蘿蔔糕,有時也挺令人懷念的呀~
這兒的叉燒包名字倒是要有點年紀才會有共鳴的「秋生叉燒包」(話說我還特地去弄到了一刀未剪版本,看了真是猩猩肉跳呀!)叉燒包本身吃起來份量感十足,內餡也不是用粉粉糊糊的醬汁來帶過,只不過同為叉燒產品,與它的另一同門兄弟比起來可就有些些太過於平實囉。
各位觀眾!雪地叉燒包啊!(奇怪,怎麼好像在哪邊也有看到「雪山叉燒包」這個名字?是用海拔來分的嗎?)
這是一道類似 Toyota Hybrid 車輛概念的產品,不只可以吃到麵包的口感,內裡更有叉燒餡的甜鹹滋味,而且外頭覆蓋了一層類似菠蘿麵包上頭帶些酥脆、甜甜的脆皮,整體令人驚豔的程度稍稍贏過了比較傳統的叉燒包,在照片後方的則是菠蘿油。
港仔大佬的菠蘿油吃起來與敝人在香港吃過的不太一樣,例如最常吃到的翠華,或者以菠蘿油聞名的金華冰廳,究其口感,主要還是來自於菠蘿包有點差異,奶油塊的厚薄大小等的倒是不會影響太大,有機會還是應該再問問店家,想要在台灣製作出與香港一模一樣的菠蘿油,是否在技術上面會遇到什麼困境?
上圖:翠華餐廳的菠蘿油。
上圖:金華冰廳的菠蘿油。
其他如鳳爪以及排骨等小品也不會讓人失望,後面則是頗讓人失心瘋的流沙包雙煞,分別是包鹹蛋黃的黃海流沙包跟包芋泥的芋望流沙包,一不小心依照人數叫了個太多,到最後是以猜拳決勝負的方式才將這些流沙包大軍分食完畢的...
為各位呈獻~包子海~好吃歸好吃,一次塞個好幾顆試試看...
另外,在臺灣很難吃到的豬腸粉,這兒也有噢!雖然說名稱是叫做「混醬腸粉」啦,但是以其形式看來,我想應該是取經自深水埗名店「合益泰小食」的沒錯,這腸粉有別於我們時常吃到的夾著蝦子或者叉燒或者油條的那種,是以原味呈現,上面再淋上各式各樣的調味醬,這時口味的主體便是在濃濃醬味當中所透出來微微的腸粉香啦~每每開始思念起深水埗時,來到港仔大佬稍微還能夠一解相思啊~
上圖:「合益泰小食」的豬腸粉,有幾分相似吧?
除了追隨傳統之外,店家在腸粉方面也是有所創新的,例如這一份「麻繩腸粉」,當然不是在裡面真的包條麻繩啦,又不是要在胃裡打陀螺,他們包在腸粉裡的是炸麻花,外頭不常吃到吧?嘿嘿,我們每次去都會特地點來介紹給新朋友們吃吃看呢,想要看看他們吃到時驚訝的那副嘴臉(嗯?)只不過除了第一次有吃到裡頭的炸麻花非常酥脆的像油條之外,其餘幾次則都已經呈現有點軟掉的狀態了,不知道是店家調整了口味,還是這也有所謂的「最佳賞味時機」?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泡麵從颱風天應急時的簡便食物,慢慢的演變為可以躍然端上飯桌的正餐食物了,也許是從某段時間流行的炒泡麵風潮開始的吧?也或者是香港茶餐廳利用泡麵衍生而出的各式各樣五花八門變種,漸漸地為台灣人所熟悉了吧,總之,以往在電影裡才會看到的奇怪名稱「餐蛋麵」、「腿蛋麵」等等的,如今已然不是那麼遙不可及了,例如圖中的餐蛋麵,在臺灣,你很難在西式或者傳統早餐當中找到會使用 Spam 來製作餐點的店家,可能原因也許是這種罐頭太貴,另一種比較普遍為香港食肆所使用的長城牌午餐肉更絕少在臺灣可以輕易買到,能夠吃到午餐肉的場合目前頂多只有這種港式餐廳,或者有販賣部隊鍋的韓式料理店了吧,說穿了這玩意兒天天吃也不是那麼好,但就是久久吃一次才顯得美味啊~
不過在臺灣吃到的公仔麵可就不像香港還有得選擇麵體囉,像是在原本的公仔麵之外,還可以多加兩塊錢港幣選擇「出前一丁」這種高級泡麵,兩種我都有叫過,出前一丁真的就是比較 Q 一點,也或者是店家煮麵的功力了得啦,圖中這碗是「港式臘腸蛋公仔麵」,如果真的對臘腸肝腸很有愛的話,那敝人還是建議不如直接到發財燒臘這種專門店去叫兩條切了配土豆吃吃才算過癮。
另外,這兒的盅頭飯也可以試試,如圖中這碗「蛋治牛肉飯」,據研判應該是取材自在香港時常可以吃到的「免治牛肉飯」吧,說到蛋治,則不免讓人想起同樣位在深水埗的「新香園」呀~
圖:「新香園」的蛋牛治,如果我們店隔壁還一直租不出去,我真的會打算在旁邊開一家專門賣這種蛋牛治小攤子...此物只應天上有啊~
回說這一盅蛋治牛肉飯,個人覺得也是一種融合與創新啦,蛋的熟度會讓人吃起來覺得很像是在吃水波蛋,絕對不會讓蛋熟到出現沙沙粉粉口感的地步,如此一來,我們可以刻意的去戳破它,讓蛋液緩慢的滲透進入底下的飯裡,「治」這個字如果真如我所猜測,是來自於「免治」,也就是「mince」(碎肉)音譯的話,那就名副其實啦~充分地攪拌後,香滑的蛋汁裹附於米飯與牛肉碎上頭,這可是會讓人忍不住一直扒飯的噢~
經由幾次帶了朋友來吃過以後,越發我們相信這是一家值得推薦給朋友們的港式餐廳,也許不是百分之百道地,但是誠意十足,可以感受到他們製作餐點時的用心,菜色方面也堪稱豐富,不只能夠吃巧,也可以吃飽,可能價錢會比平常吃個一餐會貴一些,但偶爾想要吃些不一樣的東西時,這裡絕對不會讓我失望的。
店名:港仔大佬
地址:高雄市苓雅區林森二路116號
電話:07-3357721
時間:1100-1400,1700-2030
稍微進行了一個吃港仔大佬的動作 完
全站熱搜